
为纪念济南“五三惨案”94周年,警示市民铭记历史、勿忘国耻,进一步增强国防观念和防空防灾意识,根据《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防空警报设施管理工作的通告》要求并经市政府批准,5月3日上午,济南市举行了防空警报试鸣活动。

副市长王茂祯,济南警备区司令员崔少良,省人防办副主任张庆华,市人防办主任杨庆绪,市政府办公厅党组成员、机场扩建指挥部办公室主任、一级调研员刘春强参加活动。
省市领导听取了防空警报试鸣活动准备工作情况汇报,察看了济南市人民防空指挥中心运行情况、省市人防机动指挥保障系统装备建设情况,参观了济南市“十三五”人民防空建设发展成果展览。


市人防办主任杨庆绪在启动仪式上讲话指出,在济南“五三惨案”94周年纪念日举行防空警报试鸣活动,目的就是铭记历史、缅怀先烈,在警钟长鸣中强化居安思危意识,在鉴往知来中激发铸盾护民担当,保持发展定力,坚定发展自信,凝聚现代化强省会建设的奋进力量。近年来,在省人防办的指导帮助下,在市委市政府和济南警备区的坚强领导下,在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的关心支持下,济南人防创新实践“4356”工作体系,持续打基础、建体系、强能力、转作风,省会人防事业高质量发展开创了新局面。济南人防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,锚定“勇当排头兵、开创新局面”发展主题,深入贯彻落实市党代会各项部署,切实把强军思想立起来,把备战责任扛起来,把服务职能担起来,踔厉奋发,笃行不怠,在疫情胶着对垒的关键时刻展现人防担当,奋力推动省会人防事业高质量发展走在前作表率,为加快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,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。

济南警备区司令员崔少良在致辞时表示,今天我们举行防空警报试鸣,既是一次隆重的国难纪念活动、也是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,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的国防观念和防空防灾意识,进一步健全城市综合防护体系。近年来,济南人防深入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,深入贯彻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,聚焦铸盾护民职能使命,抢抓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和现代化强省会建设机遇,创新实践济南人防“4356”工作体系,指挥体系逐步健全,城防建设深度融合,打赢能力显著提升,主体业务位居前列,公益服务深入人心,形成了新示范、打造了新样本,充分彰显了省会人防“走在前作表率”使命担当。新时代人民防空工作,任务艰巨、使命光荣。全市人防系统一定要不负嘱托、牢记使命,深入学习贯彻市党代会、市两会精神,提高政治站位、突出作用地位、把准职能定位、瞄准目标方位,铸就敢打必胜的底气、历练赴汤蹈火的勇气、砥砺所向披靡的锐气,勇当“三个走在前”排头兵,谱写新时代省会人民防空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。

上午10时,副市长王茂祯宣布:济南市防空警报试鸣,现在开始!

为做好今年的防空警报试鸣工作,济南市人防办努力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,坚持早谋划、早部署、早行动,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,制定下发实施方案,机关处室、事业单位和区县人防工作部门按照责任分工,迅速响应、全员发动,扎实推进警报终端巡检、故障设备检修、控制系统调试和社会化管理员培训工作,圆满完成了各项准备任务。为保证市民正常的工作、生活秩序,提前5天通过12345市民服务热线、电台、电视、报纸、网络新媒体平台等发布了试鸣通告,告知市民闻声勿惊。



“广大市民朋友,即将进行防空警报试鸣。请不要惊慌,保持正常工作生活秩序。预先警报,鸣36秒,停24秒,反复三遍为一个周期,时间3分钟。下面鸣响预先警报……”今年,警报鸣放首次采用“语音播报”功能,市民根据语音播报就能明白发放的信号种类,从而确定应该采取何种行动。针对警报信号“听得到、听不懂”的问题,济南市人防办组织人员进行技术攻关,突破了文字转语音的难题,通过对现有装备升级改造,拓展了防空警报的“语音播报”功能,解决了防空警报信号不容易识别的问题。


“防空警报作为城市防空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,定期组织防空警报试鸣,就是要警醒广大市民居安思危,珍惜今天和平安宁的幸福生活。”市人防办副主任马成龙在接受采访时表示,“市人防办将持续加大防空警报建设力度,确保城市建设到哪里,防空警报就安装到哪里,群众住到哪里,警报信号就覆盖到哪里,把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、获得感、安全感落到实处。”


为做好活动期间的疫情防控工作,市人防办成立了工作专班,严格落实测温、佩戴口罩、查验健康码、行程码、场所码、核酸检测贴等制度,在活动现场配备了酒精、消毒液、口罩等防护用品,相关人员全程佩戴口罩,确保疫情防控措施落到实处。
省人防办,市政府办公厅,济南警备区,市人防办相关工作人员参加活动。